从二胎新政策出台的第一天起,我就不断地收到短信——亲戚朋友们纷纷祝我早日好“孕”。婆婆当然更希望我生个大胖小子,凑成一个“好”字,也圆了她一辈子的心愿——抱个孙子。
是的,我也知道多生一个孩子好处多多。比如孩子能有个伴,长大后可以相互照应;我们以后养老,多个孩子,老大的责任和压力就能减轻些;这也符合中国传统家庭传宗接代、多子多福的观念……昨天一个博友说:“生二胎,就是经济上拮据几年就过去了。”
可是我想说:“生二胎,何止是钱的问题这么简单啊!”
会不会失去工作?
夏天,我的同学慧慧百感交集地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——她生了白白胖胖的小公主嘟嘟;可是到了冬天,就在这周,她忽然发现自己也只能当妈妈了。因为在她休产假期间,她的职位已经落入了竞争对手的囊中。
尽管慧慧在学校期间品学兼优,进职场十年叱咤风云,得到领导一致好评,并且在产假中,她仍坚持学习,考出了高级职称,但是,从保胎到产假结束这一年的时间里,物是人非,她再也回不去了。
当下社会竞争如此激烈,一份安定的工作可遇不可求,怎么能忍心拱手让人?我知道慧慧一直想要个孩子,十年终得圆梦,她不后悔,但是眼看着与大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,她还是咽不下这口气——这不是钱的问题,是自己的人生价值、社会价值期待被认可、肯定的心理诉求。她不服气、不认输,却不得不换份工作,重振旗鼓。
谁来照顾新生的孩子?
生兜兜的时候,我还不到25岁,兜姥姥和兜姥爷都是52岁,我们三个人年富力强,不知疲倦地围着兜兜团团转:我24小时专职照顾孩子,他们照顾我,给我们娘俩买菜、做饭、洗衣服……
现在七年过去了,两位老人已近花甲之年,更长的一辈人——兜兜的太姥姥和祖奶奶都已经是耄耋之寿,完全离不开子女的照顾。我怎么忍心再给父母徒增烦扰?给兜姥姥本就因为胰腺炎消瘦的身体雪上加霜?
况且,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照顾一个孩子这么简单了——兜兜和新生的婴儿,手心手背都是肉,如果只靠我一个人,很明显是摆不平的。
你能搞定随时擦枪走火的婆媳关系吗?
同事Y某因为生了一个女孩,她婆婆便怂恿自己的儿子跟她离婚。两口子刚开始还坚如磐石的感情,却没能经住几次三番的口舌。油盐酱醋的鸡毛蒜皮听多了,夫妻俩的感情就有了罅隙,Y的老公渐渐地不愿回家了——是啊,在外奔波操劳一天,谁还愿意回家做夹心饼干?
时间一久,Y的老公有了外遇,小三生了儿子,随后Y被扫地出门……同事的血泪史,让我一直心有余悸。
很多人都劝我说:“爸爸妈妈不能来,让婆婆来嘛!”我试探性地问了婆婆一句:“如果再生个女孩怎么办?兜兜可是想要一个妹妹的。”
婆婆一剑封喉:“不可能的,生之前都得吃药调节内分泌!差不了!”
婆媳矛盾始终占据着社会十大矛盾的榜首,化解它的大道理人人都懂,什么互相关心、互相谅解、互相尊重、让老公做好沟通的桥梁……但是最关键、最本质的,其实就是一条:避免正面冲突,维持亲密有间的“一碗粥的距离”。
所以婆婆的好意,我心领了。
产假减半,你的身体是否可以承受?
第一胎顺产5个月产假,剖腹产6个月产假,可是第二胎的产假一律都是3个月。
生兜兜时我年轻力壮。孩子一过百天,我就被领导提前喊回去上班。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和岗位,我毅然决然地扔下嗷嗷待哺的兜兜,每天早出晚归地“奔前程”。
即使年终过节,我也在所不辞地加班到12点;即使有一次意外怀孕做流产,我也因为单位要突击新系统上线,没有休一天假。这么拼的后果是什么呢?我二十几岁就心脏早搏、心律不齐、心电轴左偏,低血压、低血糖、腰椎间盘突出、颈椎病这些职业病更是久治不愈。
现在,如果再生二胎,我的身体还能扛得住吗?3个月的产假能否恢复?每晚两小时一次的起夜搭配白天全日制工作的操劳,我还能不能胜任?……这些都是职场妈妈不能逃避的难题!
老大谁来教育?时间、精力如何分配?
生二胎给老大带来的心理影响不再赘述,我相信很多妈妈都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做:开导老大的失落,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,等等。但这些都只是短期内要做的心理疏导,孩子很快就可以适应现状。从长期来看,职场妈妈的时间、精力有限,怎么兼顾两个孩子的教育,是个大问题。
试想一下,兜兜上到四五年级,即将面临小升初的时候,她压力巨大,需要妈妈答疑解惑,届时她也正值青春期,同样离不开妈妈的陪伴和疏导。可是在这个关键时期,我白天工作,晚上回家后还要洗衣做饭,哺喂小二,给他讲婴儿绘本……我哪还有时间好好地辅导兜兜?哪还有时间读书、写文、提升自己?哪还有时间听听老公积压了一天的心事?哪还有时间给爸妈、姥姥打电话,聊聊彼此的新鲜事?
我不能接受“一只羊也是赶,两只羊也是轰”的凑合思想——生了孩子就得养,而养育哪是让孩子吃饱喝足就能万事大吉的?毕竟我们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,都希望教育好孩子,等他长大后能自力更生,不给社会添麻烦。
况且,生活不是只有爱孩子,还有爱自己,爱家庭。我能力有限,我怕生了二胎后,自己难以平衡,最后一个都爱不好……
最俗的,钱的问题怎么办?
我和我老公都是全职。我们现在养活兜兜一个孩子,都需要有计划地支出,我很难接受再养一个孩子后的拮据生活。
我算了一笔账:兜兜每月学习古筝500元+国画500元+儿童色彩基础400元+学校学费、餐费2000元+哮喘病医药费1500元=4900元。
我无法保证再生一个孩子后,我们有经济实力让他们俩人都能享有这样的生活质量。如果为了这个小生命的到来,我要拼了命地赚钱,不顾自己早搏的心脏,我做不到,因为现在的我很爱惜自己的生命。
如果要为此降低兜兜的生活水准,对不起,我更做不到——我不能让还没出生的小二,给老大带来任何可以预知的损失。如果两个孩子的教育经费都得减半,我都培养不好,那不如集中精力,把一个培养好。
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联想到了著名的踢猫效应。
公司老总因为一大早和老婆吵了架,所以极不耐烦地批评了前来汇报的项目主管:“这点事都解决不了,我要你们干吗?!” 主管碰了一鼻子灰,回到办公室后,又迁怒于前来请示的下属:“这种事情还来找我解决?你们自己怎么不多动动脑子?!”
这位下属下班后很沮丧地回到家,无缘无故地批评了儿子。儿子被爸爸的无名火搞得很郁闷,冲着小猫就是一脚:“讨厌,叫什么叫?一边去!”猫逃到大马路上,此时正好有一辆卡车开过来,司机赶紧避让,结果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。
踢猫效应告诉我们,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,它一旦出现,就都会引发或多或少、或大或小、或长或短的连锁反应——更何况生孩子这件事,不仅仅在于生的一阵子,更在于养的一辈子,它会引发多少难以预测的连锁反应啊!
说了这么多,其实我还是很纠结,二胎到底是生,还是不生?不生,我真的喜欢孩子。如果我是全职妈妈,我有信心照顾并教育好两个孩子,而且我和众多独生子女的妈妈们一样,很忌讳、很恐惧“失独”这个话题。我也希望多一个孩子,多一份保障。可是,对于现在的我而言,二胎仍是个奢侈品。
本文转载自:水亦田,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