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儿管理
育儿分享

培养高EQ宝宝,三大误区要避开

日期:2019/12/20 13:26:45 人气:86


情商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和成功因素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,甚至延伸到早教领域。“望子成龙”的中国家长迫切需求儿童情商培养又不知道如何教育,很容易落入商家的广告圈套。

误区1:智商为王 拒绝其他教育

过去,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教育方式:孩子只需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管了,仿佛读好书就等于以后有一个好的未来,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,父母也就只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,对于智商发展以外的一切东西都列为“以后孩子慢慢就懂”的范畴。这样做可以说是不小心就耽误了孩子的一生了。

如果说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、思维能力、语言能力、观察能力、计算能力、律动的能力等。那么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、理解、运用、表达、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,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。

智商与情商密切结合,共同构成儿童快乐成长和未来成功的基石。宝宝只有具备了语言、思维和基本的关系认知能力,才能更好地在同龄伙伴交往中培养人际关系能力,学会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。离开智商谈情商或者离开情商谈智商都是谬误,尤其在早期教育阶段更应该以综合培养为主,切莫从智商教育的极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极端。

误区2:单纯枯燥的行为模仿

很多家长在进行情商教育用得最多的方式可能就是“说教”吧,告诉宝宝这不能做,那不能碰,你应该怎么怎么做,不应该怎么怎么。其实,在这样单纯地让孩子模仿顺从,而他根本不能在心中形成认同,那么完全不算是一种成功的情商教育。

由于0-6岁的儿童在语言、思维、社会认知等方面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,很难构建心理和行为的一致性关系。单纯的情商培养体系容易让儿童陷入行为模仿和习惯性反应,而没有从心理上认同。父母们应远离单纯的行为模仿,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并提高。

比如一个2岁的宝宝在情商课堂上学习“分享”,他在教师、家长的指导下把蛋糕分给其他小朋友,但是她不明白为什么也无法用语言与其他小朋友沟通,那么“分享”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具体的行为,不是从内心体验到喜悦感和认同感。情商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,与语言、思维等课程相结合,切莫陷入灌输式传授。

在对宝宝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,不妨试一下在和宝宝的互动游戏中慢慢培养,同样是“分享”,家长们不妨试一下这样说:“宝宝有这么多的蛋糕,而妈妈一个蛋糕都没有,宝宝你可以怎么做呢?”

误区3:越早教越好教得越多越好

有一些爸妈却在情商教育这一块十分看中,觉得宝宝可以越早接受这方面教育越好,恨不得当宝宝一出生就告诉他一切。然而专家告诉我们,情商教育的最佳年龄是4-6岁,而情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情绪、情感。

无论是自我情绪的感受、表达、调控,还是自己与他人情感关系的维系,都需要在儿童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、思维能力和社会关系认知的基础上。

宝宝还不能用语言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又如何调控自我的情绪,到头来自信、快乐只能流于表面,成为单纯的行为模仿。0-3岁的儿童,需要从音乐、语言、思维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性培养,促进身心健康和综合智能发展。

等宝宝具备一定的语言、思维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时候,一般在4-6岁,通过适当的情商课程,才能引导宝宝正确认识情绪、管理情绪、自我激励、用社会性手段解决实际问题。

本文转载自:重庆时报,图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

下一个:打破玻璃窗后,中国与美国孩子的反应